台大將率先進行新藥臨床試驗 治肢端肥大症 可望少針、少折騰
時報資訊:更新日期:2008/02/02 10:41 【朱立群台北報導】
台大醫院參與「肢端肥大症」大規模跨國研究,昨日宣布,今年三月開始進入新藥臨床試驗,如果成功,開刀術後病人不再需要每月打針治療,只要每三個月打一次即可,將可大幅減輕病人痛苦。台大也是亞洲第一個進入臨床試驗的團隊。
因為內分泌失調,肢端肥大症患者手腳變得肥大,臉部額頭、顴骨、嘴唇、下巴凸起,也容易罹患高血壓、心臟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。因為腦下垂體長出良性腫瘤,導致生長激素分泌過盛,必須開刀切除腫瘤治療。全球每百萬人口只有四十人罹患肢端肥大症,算是罕病,我國約有一千位病友。
病人術後仍須藥物治療,才能根除腫瘤、避免復發。台大醫院內科教授張天鈞表示,起初病人一天打藥三次「簡直是折騰病人」,現在雖有每月打一次的藥,但仍相當不便。
在台大醫院副院長蔡克嵩陪同下,張天鈞昨天宣布,台大參與的多國、多中心研究團隊,將就治療肢端肥大症的強效藥物「SOM 230」進行人體試驗。此藥是由諾華藥廠研發,藥廠表示,亞洲只有台灣、中國、韓國參加,台大進度最快,是第一個進入人體試驗的團隊。
張天鈞表示,台大已經招收五位自願參加人體試驗的病人,預計最多可收到七位,最快二月底完成招募,三月立刻進入臨床試驗。
與傳統藥物相較,「SOM 230」效果更強、更持久。張天鈞表示,肢端肥大症病人目前使用的藥物至少每月施打一次,但「SOM 230」預計可以更長效;不過,實驗初期為求安全起見,仍先以每月一次當作試驗起點,未來再逐步拉長到每三個月施打一次。
張天鈞指出,台大有多次參與肢端肥大症跨國研究的經驗,去年七月曾與德國、巴西、葡萄牙等國合作。
諾華表示,此次新藥臨床試驗參加的歐美國家有美國、加拿大、德國、挪威、瑞典、比利時等,台灣方面參與的醫院還有林口長庚與台中榮總,但都在台大之後進入臨床試驗。
諾華指出,目前術後治療肢端肥大症的主要藥物是「善得定」(Sandostatin LAR),每月要施打一次,對許多無法每月回診的病人造成困擾。
- Feb 03 Sun 2008 12:54
台大將率先進行新藥臨床試驗 治肢端肥大症 可望少針、少折騰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